四川民族地区版图辽阔、资源富集。版图30.21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总面积的60.14%,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,有耕地面积48.67万公顷,荒地面积276.33万公顷,草原面积。1636.53万公顷(占全省草原面积的78.3%);森林面积836.5万公顷,森林积蓄量10亿立方米;水能资源蕴藏量10431.万千瓦,可开发量达6762万千瓦(占全省可开发量的88.84%)。有色金属和宝贵金属种类多,储量大,已探明的矿种有49种,中型以上矿床200余处,稀土、钒钛、磷矿、锂矿、铝土矿及金、银、铁、铅、铜等储量居于全国、全省前列。旅游资源非常丰厚,共同的自然风光,浓郁的民族风情及悠长的藏族康巴文明、羌族释比文明、彝族毕摩文明、泸沽湖的摩梭母系文明等,构成了共同的旅游资源。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4个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,列入联合国国际自然遗产名录的有2个,国家森林公园3个,省级自然保护区15个。
四川民族地区版图辽阔、资源富集。版图30.21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总面积的60.14%,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,有耕地面积48.67万公顷,荒地面积276.33万公顷,草原面积。1636.53万公顷(占全省草原面积的78.3%);森林面积836.5万公顷,森林积蓄量10亿立方米;水能资源蕴藏量10431.万千瓦,可开发量达6762万千瓦(占全省可开发量的88.84%)。有色金属和宝贵金属种类多,储量大,已探明的矿种有49种,中型以上矿床200余处,稀土、钒钛、磷矿、锂矿、铝土矿及金、银、铁、铅、铜等储量居于全国、全省前列。旅游资源非常丰厚,共同的自然风光,浓郁的民族风情及悠长的藏族康巴文明、羌族释比文明、彝族毕摩文明、泸沽湖的摩梭母系文明等,构成了共同的旅游资源。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4个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,列入联合国国际自然遗产名录的有2个,国家森林公园3个,省级自然保护区15个。